要建設好信息化,首先我們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沒建設好,才能少走彎路。這是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1、需求不清
很多美容院,往往需求不清時,就付諸行動,并在實施過程中一改再改。我的經驗是,前期需求提得越明確越詳細,對美容院越有利。當然,提需求也得要把握核心要素才行,否則會給自己留下很多不利的隱患。
還有的就是大多數信息科根本拿不出貼合美容院實際的需求,就讓各軟件公司報方案,再從各方案中東拼西湊。這樣的技術需求,會不會有問題,肯定有問題。
2、認知偏差
【偏差一】過度憧憬,期望值過高。
認為信息化無所不能,過度依賴信息系統。其實,把一件事想得太過美好,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
曾見過這樣一位領導,在系統剛談下來時,很自豪地跟各部門說,我們的信息系統是非常先進的。結果大家抱很大的期望,但到系統實施和使用時,因為與美容院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所以大家就開始很抵觸,各種抱怨。我想說的是,信息化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應是從管理中來,到管理中去,并與醫療業務深度融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力。
【偏差二】重硬輕軟。
傳統觀念美容院管理者熱衷于美容院的基礎建設與設備投資,不注重軟實力尤其是信息化方面的建設。不少管理者更是認為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即可。從而導致對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缺少相應的人力、財力和管理的投入。因為信息化建設的過程較長、投入巨大,短期效果不明顯、又無顯性的經濟效益,幾乎所有人都會覺得還不如買臺醫療設備收益來得實在。
【偏差三】過分追求“高大上”。
有管理者,特別講究“亮點”、追求“亮點”,把信息化當“亮點”,在信息化中找“亮點”,想以點帶面,做出面子工程。
我認為,不能冷靜客觀地結合美容院自身特點和發展需要對美容院信息化頂層設計、統一規劃,不僅會走入誤區,而且會造成極大的資金浪費,無法有效保護既有投資。
當然,信息化建設不是說不可以找亮點,但一定不能為了找亮點而找亮點,不要過分盲目追求“高大上”。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好用,適用,耐用”是總的原則。因為信息化的目的和初心在于輔助臨床業務,提升管理實效,應摒棄“形而上”的東西。
【偏差四】把信息化建設想得過于簡單。
美容院信息化建設其實是一件很復雜、很艱難的事情,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我們常常想得太過簡單和輕而易舉了。認為無非就是幾臺電腦,上套系統的事。殊不知,信息化是融信息技術、管理和醫學為一體的一體化工程。最難的事情,就是信息系統與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的有機融合。不是說,系統上去了,就沒啥事了,需求會不斷的調整和優化。它要承載起美容院的管理和主體醫療業務,否則信息化就是不徹底的,是失敗的。
【偏差五】認為信息化建設只是信息科的事。
信息化建設往往會被包括院領導在內的絕大多數人,認為是信息科的事情,而行使醫療、護理、質控等管理職能的部門則不能很好地深入其中,偶爾的參與也往往只是就事論事,缺少了管理方面的深入考慮。
事實上,在美容院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這些人往往認為信息化解決的只是一線業務問題,參與度明顯不夠。這就導致了職能管理部門想要提取管理數據時沒有辦法從系統中得到,想要利用信息化技術施行某種管理手段時系統又不能很好地承載。
【偏差六】信息化一次投入,便可一勞永逸。
有不少管理者認為,信息化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信息化建設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實質上,信息化建設除了前期的投入,還需要有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來保障。因為信息化需求是會因政策調整、管理變革、階段發展需要、信息技術迭代而變化和豐富的。比如說,醫保政策變化,是不是要調整接口。又比如說,管理流程發生變化了,系統是不是要調整流程。還有什么移動醫生站,移動護士站等等,都是在不斷發展和豐富的。
所以,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動態變化的。我們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信息化,用發展的思維建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