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概況
1.市場需求增加
顏值經濟時代及其它經濟崛起,消費者更關注自身形象,且追求方便快捷體驗好的服務。
2.消費者行為成熟
消費者越來越理智、不再盲目跟風,關注自身感受,追求便利個性化服務。
3.線上化偏低
美容美發市場規模大,但整體線上化程度偏低,下沉市場在線化速度逐漸加快,美業與互聯網聯系愈加緊密。
4.市場透明度增加
美發小程序/app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混亂的情況。公開、透明的平臺,讓消費者更容易了解到店鋪的產品服務信息。
未來趨勢
1.O2O模式覆蓋更廣
更多的美發店愿意構建基于會員管理的O2O營銷閉環,升級產品和服務,將店鋪移動互聯網化以獲得更多效益。
2.專業化 垂直化
顧客的選擇越來越多,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美發店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更專業,美發消費更加細分。如:快剪、親子美發等。
3.在線營銷常態化
在線營銷將為消費者提供重要的消費參考,如:試用、評價等。在線營銷使美發業降低獲客留客成本,供需匹配更加合理,門店經營更加高效。
4.護發項目更受重視
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造成脫發問題已成為了一種“時代病”,護發、防脫發產品成為這一人群的必需品。
常見店鋪
1.街邊店
一般在鄉鎮地區或生活社區,夫妻店或個人店為主,店面大多不到80平,業務以日常的發型修剪為主,技術能力一般,洗剪吹價格在20~40元之間。
2.綜合店
開在人流量大的商業區,店內面積多超過100平,鋪租較貴,經營成本比較高。發型服務項目較多,發型師被分成多個等級,總監洗剪吹價格在80~120元,資深美發師在60~80元,普通美發師價格在30~50元。
3.專業沙龍
工作室形式為主,技術能力特別強,價格較高。男士洗剪吹價格在150元以上,成交的顧客都是對發型特別講究的中高端顧客,如網紅、主持人等,利潤豐厚,顧客須提前預約服務。
洗剪吹是基礎服務,利潤微薄。燙染為高利潤低頻消費產品。頭發/頭皮護理愈加受到重視,屬于高頻高利產品。
商家特征
1.小型店老板
老板大多都是美發師創業,有一定的技術功底,但營銷策劃推廣是短板,店鋪經營管理模式比較傳統,經常會為店鋪的收入發愁。
期望: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能有更好的方式招攬客人,讓店鋪管理不繁雜,每月經營不再吃緊。
2.中型店老板
他們已經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資金和店鋪管理知識,也會嘗試用互聯網手段去做營銷拓客。而且他們注重于門店品牌打造、門店各項發展進度的整體把控、甚至是分店的日常管理。
期望:找到一個將能顧客、產品技術和渠道場地三者整合的方法,高效經營、鎖住顧客、提高競爭力。
痛點分析
1.顧客痛點耗時長又不能收獲滿意發型
很多消費者難以跟發型師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在高峰期,排隊久且和沒多少時間跟發型師溝通,導致很多消費者最終都無法收到自己理想的發型,體驗感差。
2.商家痛點a.競爭激烈,拓客困難
美發店依賴周邊人群。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美發店開張,出現僧多肉少局面。大多店鋪仍舊用發傳單、口口相傳的傳統渠道,輻射范圍非常有限。
b.頻次低復購少,資金回籠難
顧客一到來就盲目推銷套餐卡項,沒有真正了解顧客需求。缺乏用戶與發型師有效溝通與記錄的流程,沒有用戶檔案,難有效升級服務,無法留住客戶。鋪租、人工、水電等花銷巨大,店鋪經常陷入經營困局。
c.高峰期易流失潛在大客
燙染比修剪賺錢。高峰時段,店里有多位男顧客排隊修剪,若此時來了位想要燙染的女顧客,她很可能因不想排隊離開。發型師可能剪一個頭掙10元,而遺失了500元的大客戶,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d.員工業績難記錄,財務狀況難統計
傳統店難以有效員工激勵和業績,發型師工作積極性低。門店數據系統落后,仍有依靠賬本記賬的商鋪,財務核查壓力大且易出錯漏。
100年過去了,人的需求沒有變化,無非衣食住行,變化的只有工具和技術。未來十年、百年,什么經營模式也都會改變,但為顧客解決問題,從顧客身上獲得更多利潤和增值效益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如何使用成本低、效率高、體驗感好的方式去滿足客戶需求,獲得更多效益是每位商家都逃不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