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客戶的消費習慣改變,門店的目標顧客已經不在馬路上,而是在手機里。但是在線上做付費流量,實體門店永遠也競爭不過頭部企業。如何提高客戶的體驗和粘度,如何做好服務才是門店生存的根本。
實體店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只看業績,導致傳統經營模式就是成交,而且是客戶進店第一時間成交。這勢必讓客戶產生抗拒心理,復購和拓客就更談不上。
當下時代,有太多強社交關系的工具和娛樂平臺。如果放棄成交,先解決門店品牌的傳播和裂變,就解決了客流的問題。
從成交思維轉化為流量思維后,遇到客戶先不考慮要不要成交,而是讓他變成一個傳播和裂變的渠道口,把他身邊的潛在客戶用禮包、爆款的方式去做一個拼團裂變。
如果成交率不變,當流量從原來一個月100個客資變成700到800個客資的時候,門店的增長就出來了。
大多數門店的產品都不是剛需產品,甚至不是高頻消費產品。如果只是一味包裝產品的亮點、價值,門店的業績是無法有質的提升。
如果門店能將客群集中管理,并對顧客分層精細化運營,通過其他的價值內容輸出,就會和顧客保持高粘性、達到高轉化的效果。
一家美容院定期在“vip專享群”提供面部保養手法的教學視頻。因為價值感強烈,會員就拉著潛在高質顧客進群一起學習。當然,保養光手法是不夠的,還需要美容院的產品,所以轉化變得輕而易舉。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門店不再缺客戶,有太多的忠實顧客會幫門店去做傳播和裂變。
客單價1000和客單價99,這兩類顧客哪一個的客戶體驗感更容易打造一些?顯然是99的客戶。而且這些客戶非常重要,他們是底層的客戶基數和裂變基數。
超越客戶期望值的體驗感,門店要用整套服務體系去塑造。如果你為花了99的顧客提供了1000塊錢的服務標準和服務體驗,就會形成不可小覷的口碑傳播力量。不僅更有說服力,也能為門店省下大筆推廣費用。
通常門店引導99元的顧客在社交、短視頻、種草、點評等平臺發布體驗心得,顧客都不會拒絕。但是,面對1000元的顧客,你還能開這個口嗎?